电脑计算机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4042|回复: 0

石家庄藁城所有村子的来历,苍天之下仅此一篇!

[复制链接]
admin 发表于 2017-1-23 15:50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正文开始了!


【增村镇】
增村
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赵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。后陆续迁来一些居民,人口增加,故取名增村。


【增村镇】
城元
明永乐年间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在此地居住,仍沿用原村名城元。


【增村镇】
镇南
明永乐二年,该村居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因该村坐落于当时大镇府城驿(现为正定县新城铺)的南边,故取名为镇南。


【增村镇】
黄家庄
明永乐年间,该村黄氏家族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以姓氏取名叫黄家庄。


【增村镇】
大慈邑
明燕王扫北后,于永乐二年该村居民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定居。因位于磁河岸边,村民们希望由此得到利益取村名慈益,后将“益”改为“邑”,称为慈邑。又该村西南方也有一个慈邑村,为便于区分,该村又较大,故改名叫大慈邑。


【增村镇】
东慈邑
明永乐年间,该地居民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,因该村坐落于大慈邑村庄的东边,故取名叫东慈邑。


【增村镇】
西姚村
明永乐二年,姚氏祖先奉诏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姚村。后相继搬来孟、关、李、张姓家族。仍叫姚村。后因人口增多,居住分散,于清朝后期,将姚村按方位分为四个村。西姚村因位于最西边而得名。西姚村又叫张家姚村,因姚家人丁不旺,张家成了大户,故别称张家姚村。


【增村镇】
李姚村
明永乐年间,姚氏家族最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姚村。后来孟、李、关、张等姓也相继迁入。后因人口增多,居住分散,于清朝后期将姚村分为四个自然村。因该村李姓居多,冠以姓氏,取名李姚村。


【增村镇】
中姚村
明永乐年间,姚氏祖先最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叫姚村。后来孟、关、李、张等姓相继迁入,仍称姚村。因人口逐渐增加,居住分散。于清代后期将此村分为四个姚村。因该村位于中部,故取名中姚村。因该村姓孟的较多,故别称孟家姚村。


【增村镇】
东姚村
明永乐年间,姚氏祖先最早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起名叫姚村。后关、孟、李、张等姓的家族也陆续迁来,仍称姚村。因村大,人口增多,居住比较分散,不便管辖,故于清代后期将姚村分为四个自然村。该村因位于最东部,故叫东姚村。因该村关姓占多数,又俗称关家姚村。


【增村镇】
刘家佐
明永乐十四年,刘氏家族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定居,借以姓氏冠村名,叫刘家庄。清代末期又将“庄”改为“佐”,指辅佐别人的意思,称刘家佐。


【增村镇】
牛家庄
明燕王扫北后,此地人烟稀少。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牛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定居,按姓氏取名叫牛家庄。


【增村镇】
北桥寨
明永乐二年,该村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初取名叫桥寨,后因人口增多,住地较分散,于清代后期,将桥寨分为三个自然村,按方位分别称北桥寨、东桥寨、南桥寨。因该村在最北边,故叫北桥寨。


【增村镇】
吴村铺
明代永乐二年,吴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定居。初起名叫吴村。因该村位于古驿道旁,而且每十里为一铺,故又改名叫吴村铺。


【增村镇】
小果庄
明永乐年间,有姓路的从本县北洼迁到此地定居,以经营果园为业。故取名小果庄。


【增村镇】
东桥寨
明永乐二年,该村居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此地落户,最初取名桥寨,后因人口增多,住地很分散,不便统辖。于清代后期,将桥寨分为三个自然村,按方位冠于村前。因该村位于东部改称东桥寨。


【增村镇】
南桥寨
明永乐二年,该村居民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搬来该地定居,最初起名桥寨,后因住户逐渐增多,居住又较分散。为便于统辖,于清代后期将桥寨按自然地理方位分为三个桥寨。因该村位于南部,故称南桥寨。


【增村镇】
冯辛庄
明永乐二年,姓冯的大户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住此地,建立新村,取名冯新庄,后“新”演变为“辛”,称冯辛庄。


【增村镇】
南宋
据《藁城县光绪志》记载,该村为南送村。抗日战争时期改称南宋。


【增村镇】
杨马村
明永乐年间,该村杨氏、马氏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按姓氏取名叫杨马村。


【西关镇】
前西关
相传古时,在今固德、大王一带,有一镇,其镇周围修有土墙设四门。明永乐二年,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居民在此地定居,住在西门外,取名西关屯,后又迁来一些人,住在西关屯北边,最初隶属于西关屯,后人口增多,于光绪年间,分出独立村庄,为便于区别,南边的取名叫前西关,北边的称后西关。


【西关镇】
后西关
明永乐年间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定居,住在西关屯的北边。最初隶属于西关屯。后因人口增多,于清光绪年间,从西关屯分出独立成村,为便于区分,按方位取村名,北边的叫后西关,南边的叫前西关。


【西关镇】
金庄
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居住。相传此地原为一金家的庄园。故取名金庄。


【西关镇】
台营
1942年拆除该村大佛寺时,曾拆出一书,据书中记载,该村居民是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的,当时定名为小营村。后来人们常把“小营”叫成“小爷”,为此常和周围村的群众引起事端。为与周围村和睦相处,于清代末期将小营村改为台营。


【西关镇】
固德
《藁城县光绪志》记载该村叫“故的村”,民国初改称固德。


【西关镇】
李家疃
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李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居住。以姓氏取名叫李家疃。


【西关镇】
大王
该村原系新乐县管辖,1956年从新乐县划归藁城县,称大王。


【西关镇】
西门
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该村村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,因其住地相传古代在固德、大王一带一大镇所修围墙的西门处。故取名为西门。


【西关镇】
梁家庄
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该村刘氏家族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居住,不久又从定县唐东迁来姓郝的户到此地。经刘郝两家家族协商,定名为“两家庄”,后又将“两”改为“梁”,称梁家庄。


【西关镇】
董家庄
据查,在很早认前,该地有一董家坟,住着看坟的庄户。明永乐二年,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搬来部分居民,也住在看坟的地方,仍用董姓取名叫董家庄。


【西关镇】
寨里
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落户,因人少,当时没取名。后人口逐渐增多,陆续又搬来一些户,就根据村子周围原有寨墙,于清朝后期定名为寨里。



【西关镇】
北孟
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该村居民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此地居住,因南边有一南孟,故取名叫北孟。



【西关镇】
慈上
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该村居民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,因住在磁河的北岸上,故取名慈上。



【西关镇】
丰上
据《藁城县康熙志》记载为丰上,沿用至今。



【南孟镇】
南孟
元代初,该地人烟稀少,有一片平章王墓地,看坟人家在此地居住,后人口增多,建村为南孟里。明燕王扫北后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居住此地,改名叫南孟。历史上曾为本县八大镇之一。



【南孟镇】
北堤里
据传,战国时代,即有此村,叫北堤里。元代平章王墓碑记西有廉颇坟,即指此村。后张、刘、孙等姓奉诏于明永乐二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仍用北堤里村名。



【南孟镇】
小吴村  
据该村唐代所建大佛寺碑文记载,当时此村叫五村。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吴氏家族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冠以姓氏将村名改为吴村。因当时村比较小,故又叫小吴村。



【南孟镇】
杜家庄
明永乐二年,杜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冠以姓氏取名杜家庄。



【南孟镇】
西凝仁
明永乐二年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地居住。当时村东有一永宁寺,落户后六畜兴旺,村人就按大寺“永宁”表示永远安宁,取名宁仁,因在永宁寺的西边,又称西宁仁。清光绪年间,将“宁”字改为“凝”,称西凝仁。



【南孟镇】
南凝仁
因在永宁寺南边,故取名南宁仁。清光绪年间,将“宁”改为“凝”,称南凝仁。



【南孟镇】
北汪
明初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地居住。据传此地原为一条大河,经常泛滥,河水汪洋,该村又在河的北边,村民们就取名叫北汪。



【南孟镇】
韩家洼
据《藁城县光绪志》记载为韩家洼。沿用至今。



【南孟镇】
西只甲
很早以前只甲村就存在。明初,此地闹虫灾,此村人移往东、西两地分散居住,形成两个自然村落,前边冠以方位,东边叫东只甲,西边的叫西只甲。



【南孟镇】
东只甲
很早以前只甲村就存在。明初,此地闹虫灾,此村人移往东、西两地分散居住,形成两个自然村落,前边冠以方位,东边叫东只甲,西边的叫西只甲。


【南孟镇】
康村
明代初,一姓康的户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初取名康村。后陈姓、吴姓陆续搬来,康姓人丁不旺,陈、吴两姓成为大户,但仍用康村名。


【南孟镇】
贤庄
据《藁城县光绪志》记载为贤庄,沿用至今。


【南孟镇】
秦家庄
据查,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秦氏家庭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。取名秦家庄。


【南孟镇】
南乡
据《藁城县嘉靖志》记载为南乡。《藁城县光绪志》改为南香村。《藁城县民国志》又将南香村改为南乡,沿用至今。


【南董镇】
南董
《藁城县嘉靖志》记载“董文炳祖孙几代世居南董村,董文炳兄弟八人均为元朝开国名将,其祖孙数代多被封为赵国公,卒后均葬于南董村东”。据此可知,南董村由来已久,系沿用名称。


【南董镇】
信家营
明永乐二年,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在此地居住,因姓信的户占多数,故取名为信家营。


【南董镇】
阜阳
明永乐二年,从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一些人占田立庄,居住在土岗的南面,因土岗为阜,又住南侧向阳处,故取名阜阳。


【南董镇】
河西营
明代燕王扫北后,于永乐二年,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一部分人居住此地,因村东原有一条河,此村坐落在该河的西岸边,因此叫河西营。


【南董镇】
北大章
明永乐二年,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一部分人,居住在这里,初取名叫大章,后人口逐渐增多,居住比较分散,故分为两村,北边的叫北大章。


【南董镇】
南大章
明代初期,燕王扫北后,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地居住,最初取名大章,后因人口增多,居住较分散,故将此村分为两村,南边的为南大章。


【南董镇】
南洼
《藁城县嘉靖志》记载,该村即叫南凹,传说,该村南有一濠坑,故取名南凹。因该地地势比较低凹,经常积水,又改名南洼。



【南董镇】
北洼
明永乐年间,由山西省洪洞县迁移来部分人在此地落户,因在南洼村北,因此取名北洼。



【南董镇】
西洼
明永乐二年,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移民,在此地居住,因在北洼村西,故取名西洼。



【南董镇】
韩辛庄
明朝末年,韩家由南四公搬迁来此地建村,初起名韩新庄,后演变为韩辛庄。



【南董镇】
贾古庄
《藁城县嘉靖志》、《藁城县康熙志》记载叫贾孤庄,《藁城县光绪志》改为贾古庄,《藁城县民国志》又改为贾固庄,解放前又恢复为贾古庄。



【南董镇】
北高庄
该村在元代时叫高里,明代崇祯年间滹沱河发大水,将村冲毁,该村往北迁移到半华里的高地上居住,改名叫高庄,藁城县南部还有一个高庄,为便于区别,1982年进行地名普查时,将该村名加了一个方位“北”字。叫北高庄。


【南董镇】
马圈
该村原是喂马的棚子,后喂马户在此定居,取名马圈。解放前该村按姓氏归两县管辖:姓刘、郑、杨、王、宁的归无极县,姓郭、夏、门、秦、张、高的归藁城,解放后统归藁城县管辖。


【南董镇】
东四公  
此村紧靠滹沱河,在很早以前,此河曾连续塌河四次,最后没有把村全塌完,人们就将此村叫“难四拱”,后演化为“南四公”。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,因村大,居住分散,为便于领导,将南四公分为东、西两个四公。东边的叫东四公。


【南董镇】
西四公
此村紧靠滹沱河,在很早以前,该河曾连续塌河四次,但始终没把村庄塌完,人们就将此村叫做“难四拱”,后演变为南四公。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,将南四公分为东、西两个四公。西边的叫西四公。


【南董镇】
北四公
明代初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地居住,因西南2公里处有一南四公村,所以该村取名中叫北四公。


【九门乡】
九门
九门原是一座古城。建于战国时期,本是赵国城邑,为蔺相如所筑。据《史记》载:“赵武灵王出九门,为野台,以望齐、中山之境。”“赵惠文王二十八年置城北九门大城,即此也。”因城池设有九个城门,故得名九门。



【九门乡】
前堤里
明永乐二年,由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居住,因当时该村槐树较多,初取名槐树店。又因该村紧靠滹沱河大堤北边。故又改名堤里,因本县北部有一北堤里,为便于区别,又改名南堤里。1938年发大水,将村从中间冲成南、北两截,从地理上形成两个村,南边取名前堤里,北边的就叫后堤里。



【九门乡】
后堤里
1938年滹沱河发水将村冲成两截,南边取名叫前堤里,北边的就叫后堤里。



【九门乡】
庄货头
明永乐二年,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民住在此地。因村西北有一条河,自西北向东南顺九门古城蜿蜒流去,是通达各地的水上运输通道,九门城北有一处繁华运输码头,往来船只都在此装缷货物,故取名“装货头”。后河流改道,码头枯干废弃,逐渐沦为农庄,又改名庄货头。



【九门乡】
只照
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在滹沱河北岸边土岗前居住落户,因面南向阳,故取名叫只照,清咸丰三年(公元1853年),滹沱河发大水将村冲毁,村民搬迁分散居住,一部分人住在一大土岗上,曾有“岗当”之称。但正名仍叫只照。



【九门乡】
只都
明永乐二年,该村人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住。当时该村位于一河口处,来往行人可以坐船直接摆渡,故取名“直渡”。后逐渐演变为“只都”。



【九门乡】
早落
明初,部分居民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,因当时这一带地方唯独他们迁来最早,故取名早落。



【九门乡】
北白皮
明永乐二年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居住。因位于滹沱河北岸,又是河口,定名白渡口,后滹沱河南移,原旧河床象一道白壁。故改名叫白壁,后来年久日长人口增多,又将白壁分为南、北两个村。清光绪年间将“壁”改为“皮”,叫成北白皮、南白皮。



【九门乡】
南白皮
明永乐年间,该村居民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落户居住。因地处旧滹沱河北堤,且又是河口处,故定名白渡口,后滹沱河故道南移,原旧河床好像一道白壁,因此又改名叫白壁。后来年久日长人口增多,逐渐分散居住,故又将白壁分为南、北两个白壁村,清光绪年间将“壁”改为“皮”,叫成北白皮、南白皮。



【九门乡】
黄庄
据《藁城县光绪志》记载:黄庄别称太极庄。《藁城县民国志》中称黄庄,沿用至今。



【九门乡】
禅房
明代初,该地人烟稀少,部分居民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,在此地居住,因该地有禅堂寺,而取名禅堂,后演变成禅房至今。该村东南100米处有一商代遗址,系藁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
【九门乡】
周辛庄
明永乐二年,由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部分居民,在清河一代落户。因连年闹水灾,住地动荡不定。明末清初,此批居民中有一位姓周的大户搬迁新住址(即现在的住址)立庄定居。故取名周辛庄。



【九门乡】
南屯
明永乐二年,部分居民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。因做灯笼的较多,故定名灯笼屯。解放后改为南屯。



【廉州镇】
尚书庄
张氏于明代永乐二年,奉诏从山西省代州迁来此地定居,以姓氏取名为张家庄。明朝成化年间,该村张子麟在朝升为刑部尚书,政绩卓著,士民爱戴,被称为“一代刑名之祖”。卒后朝廷称畿甸英流,甲科隽异,有古大臣之遗风。封为太子太保刑部尚书。其父张钦、祖父张得才、曾祖父张玘俱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刑部尚书。村民为光宗耀祖,遂将张家庄改名为尚书庄。1966年“文革”中,将尚书庄改为红星大队,1982年通过地名普查又恢复为尚书庄。



【廉州镇】
陈家庄
陈氏于明永乐二年,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定居,以姓氏取名为陈家庄。后陈氏人丁不旺,崔、牛、彭氏家族成为大户。1779年左右,滹沱河泛滥,大片土地塌入河内,村民南迁,以姓氏立庄为牛家庄、崔家庄、彭家庄,仍为陈家庄管辖。1946年彭家庄独立一村。1962年将陈家庄分为三个大队,为陈家庄一、二、三大队。1984年改称陈家庄一排、陈家庄二排、陈家庄三排。



【廉州镇】
五里庄
武氏于明代永乐二年,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以姓氏取名为武家庄。1933年为便于区别藁城城东的武家庄,并且该村距县城五华里,故改名为五里庄。



【廉州镇】
北尚庄
据该村真武庙碑文记载,清朝咸丰年间,有千户人家,名为尚庄。清朝末年修石德铁路和沧石公路,从村中穿过,把村隔成南北两块仍统称尚庄。1961年位于北边的一块独成一庄,取名北尚庄。



【廉州镇】
彭家庄
彭氏于明永乐二年,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因户数少,又距陈家庄很近,无得村名,属陈家庄。1779年左右,滹沱河水泛滥,大片土地塌入河内,村民南迁,以姓氏立庄为彭家庄,但仍属陈家庄管辖。1946年独立为一村,称彭家庄。



【廉州镇】
梨园庄
明永乐十四年,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定居,因该地有一梨园,故取名梨园庄。



【廉州镇】
南墩
古时此地曾筑有皇室传达军情的烽火土墩。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土墩南北两地定居,土墩南边的得名南墩村,土墩北边的得名北墩村。后因滹沱河水泛滥,将北墩村冲毁,村民搬迁到南墩村居住,两村合并,仍称南墩村。



【廉州镇】
南尚庄
据该村真武庙碑文记载,清咸丰年间,该村有千户人家,称为尚庄。清朝末年修建石德铁路,穿村而过,将该村分为南北两块,仍统称尚庄。1961年位于南边的一块独为一庄,取名南尚庄。



【廉州镇】
焦庄
该村村南曾有四亩大的城内焦家坟地,看坟人在此立庄,故取名焦庄。



【廉州镇】
表灵
《藁城县嘉靖志》记载称表灵,沿用至今。



【廉州镇】
北马
明朝燕王扫北时,有一武将率骑兵路过此地,并在此地驻扎为营。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地定居,因原来为骑兵驻扎之地,故取名备马村,后将“备”字演化为“北”字,得名北马村。



【廉州镇】
南马
该村民先祖于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因位于北马村南边,故取名为南马村。



【廉州镇】
毛庄
明永乐二年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人在此地居住,当时该地在滹沱河南岸,遍地茅草丛生,故取名茅庄。后河水冲塌村庄,南迁三华里,仍称茅庄。清代后期将“茅”字演化为“毛”字,得名毛庄。



【廉州镇】
郭庄
此村汉朝时因郭昌之祖先居住于此,取名郭庄。明永乐年间,申氏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,仍用郭庄村名。



【廉州镇】
中照
古时在清流和表灵之间有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河流,名叫浔河,河水分两股分别从中照村东和村西流过,村民按该村在两股河水的中间,而取名中照。



【廉州镇】
辛丰
该村原是新丰县故城。《新唐书》记载,隋恭帝义宁元年(公元617年)设置新丰县,属钜鹿郡。唐武德元年(公元618年)属廉州。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省新丰县入稾城。新丰县逐渐由县城降为村落。后“新”字演变为“辛”字,称辛丰。


【廉州镇】
塔头
该村古时有一座塔,塔上石碑记载有“塔儿头村”。明永乐二年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居民在此地落户,仍用塔儿头村名称。1911年左右,将“儿”音省去,称为塔头。


【廉州镇】
清流
古时在中照和清流两村之间有一条西北至东南流向的浔河,因水流清澈,故得名清流。明永乐年间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居民在此居住,仍沿用清流村名。


【廉州镇】
西刘村
据该村北岳庙碑文记载,宋元祐六年(公元1091年),全村有一千户,因居民中姓刘的占大多数,故取名为刘村。清乾隆五十九年(公元1795年),发大水将该村冲成东西两片,1921年按地理位置分为东、西刘村,西边的村为西刘村。


【廉州镇】
东刘村
该村和西刘村原为一村。村内北岳庙碑文曾有记载,宋元祐六年(公元1091年),此村为一大村落,因姓刘的户数多,取名为刘村。清乾隆五十九年(公元1795年)滹沱河发大水,将此村冲为东、西两片,形成两个自然村,但仍统称刘村。1921年,按地理位置分为东、西刘村,东边的取名为东刘村。


【廉州镇】
城子
西周时期,该地为白狄肥族人之根据地。当时周室衰微,朝纲不振,狄人遂乘势南下,占据此地,建国号,曰:“肥”。筑土城,亦名“肥子国”、“肥纍国”。时狄人猖獗,汉民族无力相抵。后晋国强盛,称霸中原,遂于鲁昭公十二年派将荀罃灭之,掳其君緜臯以归。肥子国名遂废。西汉时置肥纍县,后废县。明永乐年间,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民在此地居住,因村北为肥子国之故城,故取名肥城。后因墙垣塌倒,年深日久,城容已失,故于清朝末年,将肥城改称城子。



【廉州镇】
东垒下
该村与西垒下原为一村,始建于公元1380年前后,当时称为李下。明永乐二年,该村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建村于原李下村故址上,因村西北有新丰县故址,土墙高垒,故将李下改名为垒下(取北为上,南为下之意)。后因人口增多,居住分散,不便管理,于清朝末期,将垒下按方位分成东、西两个村庄,东边的取名为东垒下。



【廉州镇】
西垒下
清朝末期,将垒下按方位分成东、西两个村庄,西边的取名为西垒下。



【廉州镇】
孟村
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居住,因此地以前就叫孟村,故沿用此村名至今。


【廉州镇】
系井
该村为肥纍古城西廓。《藁城县嘉靖志》、《藁城县康熙志》均称为“戏井”,《藁城县光绪志》改称为“係井”,后将“係”字简化为“系”字,称系井。


【廉州镇】
石井
该村原为肥纍古城之东廓。因该地水井较多,且井口都用石头所筑,故取名为石井。


【廉州镇】
北营
据该村菩萨庙内碑文记载,明嘉靖年间,该村名为阳和屯。传说此地原为浔河古道,该村在河的北岸,故叫阳和屯。战国时期赵国李牧的兵马曾在此扎营。后该地河流淤塞,成为平地,南与南营相望,故改名为北营。


【廉州镇】
五界村
该村民先祖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原来居住分散,东西长共分为五截,故取名为五截村,后因闹水灾,五截人家聚在一起居住,后改为五界村。


【廉州镇】
常家庄
常氏奉诏于明永乐二年,从山西洪洞县来此地定居,以姓氏取名为常家庄。



【岗上镇】
岗上
明永乐二年,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居住,以铸铁为业,传说铸造铁钟时,铁水泻地,凝结成碾盘大的一块铁,重一千多斤,人们行走之上日久磨砺,呈放光泽,故取名岗上,沿用至今。该村旧时曾为藁城县八大镇之一。


【岗上镇】
小丰
明永乐二年该村人之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定居,因该地西北部有一村庄名为大丰屯,又因迁民初来,户数又少,故取名为小丰屯。公元1680年从河南省牛家庄迁来一部分居民在该村村北居住,取名叫新安庄。1946年因滹沱河水泛滥,新安庄居民迁至小丰屯村东北角居住,两村合并,取名为小丰。


【岗上镇】
故城
据查,西汉元鼎四年(公元前113年)在此曾设稾城县,晋时省之。后人就将此地称为故城。


【岗上镇】
双庙
明永乐二年该村人之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因当时该地庙宇甚多,有五道庙、龙王庙、河神庙、土地庙等,并且各种庙宇都是成双成对的,故取名为双庙。60年代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将村名改为“文革”。1982年在地名普查中,又恢复原村名——双庙。


【岗上镇】
庄合
明永乐二年,该村人之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鸡窝村迁来此地居住,定名为庄合,沿用至今。


【岗上镇】
台西
该村天仙玉女庙碑文记载,该村在明朝以前叫许村。明成化年间,本县徐村石珤任吏部尚书以后,因“许”“徐”二字音易混,石珤建议许村更名,只因许村村东有三个土台,所以改名为台西。台西商代遗址位于该村东北200米处,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【岗上镇】
故献
该村剧氏家庙碑文记载,剧家在清雍正年间从本县尚书庄迁来此地居住,因此村原来就称顾献,故仍沿用此名。清朝光绪年间,将“顾”字改为“故”字,称故献。


【岗上镇】
内族
据传该村昔名叫纳簇,是唐代郭子仪存放兵器的地方,后逐渐演变为内族。


【岗上镇】
大同
据查《藁城县光绪志》记载为大同,沿用至今。


【岗上镇】
塔元庄
明永乐二年,该村人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鸡窝村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塔元庄,沿用至今。


【岗上镇】
西马村
明永乐二年,马氏家族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以姓氏取村名为马村,又因该村的东边有南、北马村,该村在其西边,故又加以方位,称西马村。



【岗上镇】
东邑
该村昔名白塔村,明永乐年间,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处居住,将白塔村改为东邑。


【岗上镇】
杜村
明永乐二年,该村原杜氏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为杜村,沿用至今。


【岗上镇】
西辛庄
明永乐二年,该村人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建立新村,故取名新庄,后演变为辛庄。为区别于城东的辛庄,故在辛庄前加方位,称西辛庄。


【丘头镇】
丘头
该村昔名崇义。唐武德元年(公元618年)在此设置稾城县,建土城。唐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,稾城县治由崇义迁入旧州治(即现藁城市城区)崇义遂降为村落。元顺帝年间,有位丘状元居住于此,死后葬于该地,故将崇义改为丘头。


【丘头镇】
北乐乡
明永乐二年,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,起名乐乡。后人口增加,居住分散,于清光绪年间,将该村分为两个自然村,按方位,北边称北乐乡。


【丘头镇】
南乐乡
明永乐二年,该村人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,取名乐乡。后因人口增多,居住分散,于清光绪年间按方位分为两个自然村,南边的称南乐乡。


【丘头镇】
桥板
明永乐二年,一部分人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当时村东有一小河,为使村民来往方便,河上搭有一大木板做为桥板,故取名桥板。


【丘头镇】
东宽亭
明永乐二年,该村人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该地定居,当时该地有一条河,河上修有桥,在桥的附近建有两个凉亭,宽绰凉爽,故取名宽亭。后因村民逐年增多,居住分散,难于统辖,故于清朝末年,以凉亭为分界,将该村按东西方位分为两个自然村,凉亭东边的称东宽亭。


【丘头镇】
西宽亭
明永乐年间,该村人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当时村南有一条河,河上有一座桥,在桥附近修有两个凉亭,宽绰凉爽,故取名宽亭。后因人口逐渐增多,居住较分散,不便管理,故于清朝末年以凉亭为界,将村按东西分为两村,亭西边的称西宽亭。


【丘头镇】
童家庄
明永乐二年,有兄妹三人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因当时兄妹年幼,故取名童家庄。


【丘头镇】
丽阳
古时该地有一条河,名为骊水,村子在骊水北边,故叫丽阳,俗称泥阳、泥乡。历史上为藁城县八大镇之一。


【丘头镇】
徐村
明永乐二年,徐氏祖先奉诏最早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以姓氏取名徐村。该村石珤于明嘉靖年间,累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、吏部尚书、武英殿大学士。其兄石玠于明正德年间任户部尚书,卸职归乡后加官至太子少傅。村西南有石氏家族墓地,石玠、石珤均葬于此,坟地内建筑已毁,现辟为果园。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【丘头镇】
靳庄
该村李公举仁,李贤墓碑记载,明成祖永乐二年,靳氏和赵氏两大家族,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因当时靳氏家族大,定名为靳庄。因“靳”与“近”音同字不同,于光绪年间曾一度改为近庄,后又恢复靳庄。


【丘头镇】
曹家庄
明燕王扫北后,于永乐年间,曹氏家族由江南吕州府合肥县杜传村迁来此地居住,来以前以打鱼为生,称为打渔曹家。搬来后因全姓曹,故起名叫曹家庄。


【丘头镇】
堤上
栾城县城郎村铁钟记载,该村西北有一古河。明永乐二年,该村人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庄合园迁来此地居住,开始住在河附近,因河水泛滥,村民们又都搬到河堤上居住,故取名堤上。


【丘头镇】
周家庄
明永乐二年,周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因当时周家为首户,故取名周家庄。


【兴安镇】
兴安
明永乐年间,该村人之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取名叫大墩(习惯称垛墩)。后因闹水灾,村庄东移与纪家庄合并,仍称大墩。清朝咸丰三年(公元1853年)滹沱河水由大墩村北改道折向东北,该村从此少水患,村民们为祝愿自己以后日子兴盛平安,故改村名为兴安。


【兴安镇】
贾村
唐朝时,该村贾姓为首户,故取名为贾家庄。清朝末期,将贾家庄改为贾村,沿用至今。


【兴安镇】
武家庄
公元1800年清朝嘉庆年间,滹沱河水泛滥,从陈村迁来一部分居民到此地居住,因姓武的占多数,故取名为武家庄。



【兴安镇】
陈村
明永乐二年该村陈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为陈村。清朝咸丰三年(公元1853年),滹沱河改道,由兴安村北折向东北,从此免于水灾,村民曾一度将村名改为东安村。1912年前后,又恢复原村名——陈村。


【兴安镇】
正公
该村大佛寺内碑文记载,该村原叫郑宫,传说唐代天宝年间(公元730年),该村一个姓李的姑娘当了正宫娘娘,改村名为正宫。后村名演变为正公。


【兴安镇】
织锦
明永乐二年,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当时以纺丝织锦为业,故取名为织锦。


【兴安镇】
赵家庄
明永乐二年赵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后又陆续迁来他姓人家,但赵氏来的早,故取名赵家庄。


【兴安镇】
南董家庄
明代初期,该村人祖先由本县南董村搬来此地居住,多数姓董,故取名为董家庄。1982年在地名普查中,为区别于梁家庄公社(今西关镇)的董家庄,经藁城县人民政府批准,将该村更名为南董家庄。


【兴安镇】
张村
明永乐二年,该村张氏祖先奉诏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取名为张村。后又陆续迁来许多他姓住户,仍用张村名称。



【兴安镇】
苍德
《藁城县嘉靖志》、《藁城县康熙志》、《藁城县光绪志》均记载为苍德。



【兴安镇】
冯村
该村大佛寺碑文曾有记载,冯村始建于公元1370年,公元1680年该村被河水冲毁,改名为破村,后将村庄修建好,又起名为缝村,以后又恢复原村名冯村。



【兴安镇】
冯马村
该村村民于公元1680年滹沱河发大水时从冯村迁来定居,因滹沱河有一码头靠近该村,故取名码头村。公元1850年因该村属冯村营管辖,又是由冯村迁来的,故又改名叫冯马村。



【兴安镇】
冯白露
公元1680年,因滹沱河水泛滥,将冯村冲毁,部分村民搬迁到此地居住,后起名为冯白露。



【兴安镇】
角中
《藁城县康熙志》、《藁城县光绪志》均载为角中,沿用至今。



【兴安镇】
东里村
明永乐年间,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,坐落在原滹沱河古道里,初取名里村,因该村西边也有一村名为里村,故改称为东里村,沿用至今。该村是藁城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李白玉的故里。李白玉,清嘉庆五年(1800)庚申武举,七年(1802)壬戌殿试第一甲第一名,为御前侍卫。曾任山西太原镇总兵。



【兴安镇】
西里村
明永乐二年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,坐落在滹沱河古道里,初起名叫里村,为便于区别东边的里村,改名为西里村。



【兴安镇】
留章
该村原属晋县管辖,民国28年(1939)划归藁城县。



【常安镇】
北楼
明朝永乐年间,该村人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当时已有南楼,该村在南楼北边,故取名北楼。



【常安镇】
南朋
该村原叫张家营,明嘉靖三十九年(公元1560年),由山西省迁来一部分姓彭的居民在此居住,彭姓成为该村首户,将张家营改为南彭。后将“彭”演变为“朋”,称南朋。



【常安镇】
朋学
明代永乐年间,该村彭氏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初起名彭学,清光绪年间将“彭”字改为“朋”字,称朋学。



【常安镇】
王家庄村
明朝嘉靖年间,王氏家族由山西省迁来此地定居,当时只有两大家,以姓氏取名为王家庄。



【常安镇】
豆家庄
明隆庆四年(公元1570年)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居民在此地落户,因当时姓窦的户较多,故取名窦家庄,后将“窦”字改为“豆”字,称豆家庄。



【常安镇】
耿村
据传,明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朱元璋的义父耿再辰死后葬于此地。故取名叫耿村。耿村民风古朴淳厚,自古就是东西交通驿站。自清康熙年间开始设立集市,工商贸易发达。街市繁华兴盛名噪一时。缘于此,旧时民间有“北有京津、南有耿村”之说。



【常安镇】
南楼
明永乐二年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居住,因此地原修有一座土楼,该村在土楼的南侧,故取名叫南楼。



【常安镇】
东辛庄
明永乐二年,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建立新村,取名叫新庄,后将“新”简化为“辛”,称辛庄。清朝末期,为区别本县西边的另一辛庄,在村名前加方位,称东辛庄。


【常安镇】
永安
明永乐年间,该村人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。明弘治十三年(公元1500年),大水泛滥,该地周围都是水,故取名叫漂流(亦叫漂里)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公元1900年),此地又闹大水,周围村庄均受害,唯独此村平安无恙,当时张知县查看灾情,见此景,将漂流(漂里)改名为永安。


【常安镇】
里庄
明永乐年间,该村人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坐落在低洼地带里(滹沱河古道),故取名里庄。传说明弘治八年(公元1495年),该村修建的大寺,扁额上嵌上“里庄”字样。


【常安镇】
锁家寨
明永乐二年,该村原锁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搬来此地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为锁家寨。


【常安镇】
北周卦
据传说姜子牙曾在此地算过卦,算了九卦,起名九卦村。后姜子牙保周朝建国有功,被加封。为纪念姜子牙,村民就改九卦叫周卦。清光绪年间(公元1875年至1908年),因人口增多,居住分散,将周卦分为南、北两个自然村,北边称北周卦。


【常安镇】
南周卦
据传说姜子牙曾在此地算过卦,算了九卦,起名九卦村。后姜子牙保周朝建国有功,被加封。为纪念姜子牙,村民就改九卦叫周卦。清光绪年间(公元1875年至1908年),因人口增多,居住分散,将周卦分为南、北两个自然村,南边的称南周卦。


【常安镇】
大常安
该村原和小常安为一个村。明永乐年间,由山西省洪洞省搬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定居,当时为滹沱河古河道,因该地地势低洼,闹大水时一片汪洋,故取名广洋。清朝初期,人口逐渐增多,居住又比较分散,遂将该村分为两个自然村,东边的人多,称大广洋,西边的村小称小广洋。清朝同治七年(公元1868年),滹沱河改道,由县城东流向东北,此地水患解除,村民比较安居乐业。藁城县一县令外出巡视,见此情景,就将大广洋改称大常安。


【常安镇】
小常安
清朝同治七年(公元1868年),滹沱河改道,由县城东流向东北,此地水患解除,村民比较安居乐业。藁城县一县令外出巡视,见此情景,就将小广洋改为小常安。


【常安镇】
柳树寨
明永乐二年,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几户居民在此地落户,当时该地柳树茂密成荫,故取名柳树寨。


【常安镇】
后营
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从山西省洪洞县搬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地定居,因该地在古时曾驻过兵营,分为前、后、东、西四营,该村所处地位正是后营地址,故取名叫后营。


【常安镇】
南黄家庄
明永乐二年,该村原为黄氏、郭氏两家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因当时黄家人多势大,故取名黄家庄。1982年地名普查中,为区分藁城北部黄家庄,经县政府批准,将该村更名为南黄家庄。


【南营镇】
南营
该村南明正德年间修建的一佛寺内碑文记载,该村原名泥宁屯,正德十三年(公元1518年),改为南营。据传改名原因,明正德十三年该地闹红虫,咬人生毒致死,村民受害不浅,故往南迁移到现在的地方;又因在战国时代,赵国大将李牧曾在此地设过兵营,为南营盘,故将泥宁屯改为南营。


【南营镇】
顺中
据传,古时此地为南北交战的地方,一方战败后在此地商谈降顺胜者,此地取名叫顺通,即顺从之意。后有一藁城知县名字内有一个“通”字,该知县嫌有碍贵名,便把顺通改为顺中。


【南营镇】
土山
该村本在春秋时宜安故城西北岗阜堀起之处,此阜长20余丈,宽8丈,高2丈,形如山,此乃赵国名将李牧点将之台。故以此取村名为土山。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封耿纯为耿乡候,耿氏家族居住此地,故将土山改名耿乡。明初又恢复土山。


【南营镇】
宜安
该村原为一座古城。战国时属赵,名宜安,秦始皇为秦王时,派遣将军桓齮伐赵,取宜安,杀赵将扈辄,赵师败绩,死伤十余万人,赵王以李牧为大将抵御秦师,与桓齮战于肥下(肥纍城下),又战于宜安,皆大破之,桓齮奔逃。遂复取宜安,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,牧筑宜安城,以固守御,又筑巨台高数丈(现已平毁),为驻兵之所,俗称李牧台。西汉时设置宜安县,唐高祖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并入稾城县。宜安遂由城邑降为村落。


【南营镇】
马庄
明永乐年间,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,在此地落户,当时马家为首户,故取名马庄,不久姓靳的姓张的又陆续迁来,马家人丁不旺,靳家、张家成了大户,但仍沿用马庄村名。


【南营镇】
大马庄
该地在二百年前为荒地。清乾隆年间(1736~1796年),从赵县大马村迁来一户姓李的居住此地,叫李家庄。同时还有从本县南营迁来一户姓彭的,住在东南部,称彭家庄,由晋州(即原晋县)留章村(后归属藁城县)迁来一户姓秦的,住在南部,称秦庄。从本县南席迁来一户姓张的,称张家庄。还有一郭家庄。因闹水灾,彭家庄、秦家庄、张家庄、郭家庄均搬到李家庄居住,因李家庄是从赵县大马村来的,又集聚5个村的居民,故名为大马庄。


【南营镇】
马房
元初,汉、蒙两族多次在此地交战,经常有骑兵在此地喂马,故得名马房。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部分居民在此地居住,仍沿用马房村名。


【南营镇】
何家庄
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何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该地居住,坐落在古骊水河河套里,以姓氏取名为何家寨,后于清代末年改为何家庄。


【南营镇】
朱家寨
明朝永乐年间,朱、王二族先后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因朱家来的最早,而且逐渐兴盛,故取名朱家寨。


【南营镇】
水范寨
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,在此地落户,当时该地坐落在古骊水河边,土地肥沃,水源丰富,故取名水饭寨,后因经常闹水灾,村民受害不浅,又将“饭”字改为“泛”字,表示水泛滥的意思,称水泛寨。民国初,又将“泛”字改为“范”,称水范寨。


【南营镇】
杨家寨
该村红化寺碑文记载,明朝崇祯九年重修该寺时,村名叫砀家寨,后因杨氏在此村中逐渐增多,占据统治地位,故于清朝康熙年间(公元1662年至1722年)将砀家寨改名为杨家寨。


【南营镇】
王宫
该村阎家祖坟碑文记载,在明朝时,此村就叫王宫。原由栾城县管辖,1960年划归藁城。1966年“文革”中改称东方红大队。1980年又恢复叫王宫。


【梅花镇】
梅花
《藁城县乡土地理》记载,相传昔有一梅花公主居此,一方之人,咸受其益。后公主没,葬于村东,俗称梅花公主坟(60年代“文革”初期被刨出)。该村以公主之名,命之曰梅花,示不忘也。



【梅花镇】
倪家庄
明永乐二年,该村居民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当时该村姓倪的占多数,故取名倪家庄,至今。倪家庄为唐代尚书右丞相倪若水故里。倪若水,字子泉,及进士弟,唐开元初为中书舍人,尚书右丞,后任汴州刺史,入朝又为户部侍郎,以右丞相卒于位。卒后归葬故里。今村中倪姓多为倪若水家族后裔。



【梅花镇】
时家庄
明永乐二年,时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时家沟迁来此地居住,以姓氏定名,称时家庄。



【梅花镇】
刘家庄
明永乐二年,该村原刘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为刘家庄。



【梅花镇】
东白露
明朝永乐年间,该村居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叫白娄,后人口逐渐增多,住地较分散,不便统辖,故于清代末期按方位分为东、西两个自然村。东边的称东白娄,后将“娄”改为“露”,称东白露。



【梅花镇】
西白露
明永乐二年,该村居民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初取名白娄,后人口逐渐增加,居住又较分散,不便于统辖,于清代末期按方位将白娄分为东、西两村,西边村称西白娄,后将“娄”改为“露”,称西白露。因当地“楼”和“露”两字音经常混淆,有时写“楼”,有时写“露”,时改时换,现称西白露。



【梅花镇】
木连城
战国时期,该地为赵、燕两国交界处,经常交战,赵国为防御燕国的侵略,先后派廉颇、李牧镇守边疆,起名牧廉镇。隋开皇十年(公元590年)至大业初曾在此地设廉州。后因村中失火,将村烧成南北两段,后改为牧联成(团结的意思),为纪念李牧、廉颇,又改为牧廉城。1970年后两半截村又盖成连片,成为一个整体。现称木连城。



【梅花镇】
朱家庄
明永乐二年,康氏家族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康家庄。明朝末年,朱氏家族由本县周家庄迁来此地,仍称康家庄。后康氏人丁不旺,逐渐绝迹,于清朝末年将康家庄改为朱家庄。



【梅花镇】
高玉
明永乐年间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居民在此地居住,当时该村比较富裕,土地肥沃,故取名膏腴,后因年深日久,又将膏腴演变为高玉。



【梅花镇】
许家庄
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贺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按姓氏取名贺家庄。又许氏家族由栾城县迁来该村,仍用此村名。后因天灾人祸,贺族人越来越少,而许氏人越增越多,于清光绪年间(公元1875年至1908年),将贺家庄改称许家庄。



【梅花镇】
阳台
古时,该地为浔河故道,浔河由西北至东南流向,该村位于河北边的高台上,故取名阳台。明永乐年间,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民在此地居住,仍沿用旧村名。



【梅花镇】
屯头
古代,浔河自中照、清流间,表灵以西分数股由西北至东南方向流往屯头,至屯头后变为一股流向东南。该地为屯水整流处。故叫屯头。



【梅花镇】
东庄
该村原和西庄是一个村。清乾隆年间(公元1736年至1795年),深州(今深州市)一带闹水灾,有部分逃难的人在此地定居,因是从深州来的,故名深州庄,隶属梅花。后人口逐渐增多,居住又较分散,遂分为两片,东片因人多村大,称大深州庄,按方位也叫东深州庄。西片人少,称小深州庄,也叫西深州庄。公元1910年,为交钱粮和梅花闹起纠纷,由东深州庄李堡善出头,到藁城县衙门与梅花打官司,堡善得胜,两村独立,东深州庄改名东善堡庄。1982年在地名普查中,经藁城县人民政府批准,将东善堡庄更名为东庄。



【梅花镇】
西庄
1982年在地名普查中,经藁城县人民政府批准,将西善堡庄更名为西庄。



【梅花镇】
崔家庄
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崔氏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崔家庄。后因崔家人丁不旺,虽别姓成为大户,但仍称崔家庄。



【梅花镇】
南刘村
该村原叫八里彭,是一个大村,东西长八里地,传说明朝燕王扫北时,将八里彭村大部毁灭,只留下南部几户人家,后来这几户人家就改名为南留村,不久又将“留”改为“刘”,称南刘村。



【梅花镇】
赵金
明永乐年间,赵氏、金氏家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叫赵金。后金家人丁逐渐不旺,赵家成为大户,仍沿用原名。



【梅花镇】
尚庄
该村昔名叫楼庄。村内有72座楼房。明燕王扫北时,将该村毁灭。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康氏家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康家庄。因地势较高,又名上庄。后康家人丁不旺,就叫起上庄来。清朝末年又将“上”字改为“尚”。因位于藁城县城的南部,故改称南尚庄。1982年在地名普查中,为与城关公社(今廉州镇)南尚庄相区别,经藁城县人民政府批准,将南尚庄更名为尚庄。



【梅花镇】
南高庄
明永乐二年,该村田、韩、徐、张、刘、孙六户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因当时该地人烟稀少,这六户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地方居住下来,取名曰高庄。在1982年地名普查中,为区别于藁城北部的高庄,在高庄前加方位“南”字,称南高庄。



【开发区】
良村
据查,明永乐二年,杨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搬来此地定居,以姓氏取名为杨家庄。后因杨氏家族人丁不旺,逐渐衰亡,村民将杨家庄改称梁村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公元1897年),该村拔贡温万玉提议“良”字意义好,遂改为良村。



【开发区】
北邑
据查,《藁城县嘉靖志》记载为北邑,沿用至今。



【开发区】
北席
该村伍家坟碑文记载,明朝嘉靖年间,该村叫北西屯,后人口逐渐增多,将“屯”去掉称北西,后又将“西”改为“席”,称北席,沿用至今。



【开发区】
南席
据查,《藁城县嘉靖志》、《藁城县康熙志》、《藁城县光绪志》、《藁城县民国志》记载为南西村,后将“西”改为“席”,称南席,沿用至今。




【张家庄镇】
张家庄
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张氏家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。按姓氏取名张家庄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大丰化
据该村唐代碑文记载,此村原叫凤凰。明初,由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一些人居住在该村,将凤凰改为奉化。清光绪年间,因人口增多,居住分散,将奉化分为东西两个村,因东边的村大,就叫大奉化。西边的人少,叫小奉化。80年代初期地名普查中,经县政府批准将“奉”字改为“丰”,现称大丰化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小慈邑
明永乐二年,该村村民的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居住,北靠老磁河,村民希望从此河得益,取名“慈益”,后将“益”改为“邑”,称慈邑。因村东北也有一个慈邑,且村比较大,本村较小,为便于区别,故改称小慈邑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小丰化
该村原和大奉化是一个村庄。清光绪年间,因人口增多,该村从大奉化村分出独立,因村小取名叫小奉化。80年代初期地名普查时,经县政府批准,将“奉”改为“丰”,称为小丰化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北小屯
据该村唐代钟文记载,村名叫慈阴屯。因位于磁河南岸而得名。明末清初时,改为小屯。因位于县城北部,又称为北小屯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北蒲城
据该村唐代碑文记载,该村原叫蒲城,属九门县管辖。明永乐年间,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在此地落户,仍叫蒲城。清康熙年间,因村民增多,居住分散,后按方位将蒲城分为四村,即北蒲城、西蒲城、东蒲城、南蒲城。因该村位于北部,故取名北蒲城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东蒲城
清康熙年间,因居民增多,将蒲城分为四村,按方位取名东蒲城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西蒲城
清康熙年间,因居民增多,将蒲城分为四村,按方位取名西蒲城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李家庄  
明燕王扫北后,有一户姓李的修鞋匠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居住,开始以烧砖窑为业,故取名叫窑上,因与西南部赵庄相望,又名小赵庄。1947年正式定名为李家庄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北贾同
该村出土的北齐时所建建忠寺石造像上刻有“贾墥”。《藁城县嘉靖志》记载为“贾同”。民国初年,因人口增多,居住分散,将贾同分为两个自然村,北部的叫北贾同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南贾同
该村出土的北齐时所建建忠寺石造像上刻有“贾墥”。《藁城县嘉靖志》记载为“贾同”。民国初年,因人口增多,居住分散,将贾同分为两个自然村,南部的叫南贾同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赵庄
《藁城县康熙志》记载为赵庄。沿用至今。历史上曾为藁城县八大镇之一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三丘
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部分人在此地居住,因村西南、西北有三个土丘包围该村,故取名三丘。该村有三丘地道战遗址,为藁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北龙宫
明永乐二年,吴、熊两姓家族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居住。又传此地曾为河心,是龙王出没的地方,故取名叫龙宫。开始分前街、后街,后人口增多,分为两村。前街称南龙宫,后街称北龙宫至今。该村内西北部有一商代遗址,系藁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南龙宫
明永乐二年,吴、熊两姓家族由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安家落户。又传说此地曾为河心,是龙王经常出没的地方,故取名叫龙宫。开始时分前街、后街。后因人口逐渐增多,便分为两个村庄。前街称为南龙宫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鲍家庄
该村很早以前叫赤壁乡,传说赤壁乡后来人烟稀少。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鲍氏大户从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来居住,另建新村,取名叫鲍家庄。



【张家庄镇】
蔡家岗
据查,该村南原有一大河,年久日深,沙土积淤,形成一块高岗地。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人,在此地落户,住在高岗上。这些人当中又大多姓蔡,故取名蔡家岗。



【贾市庄镇】
贾市庄
该村在明朝以前称市庄。因该村地处藁城、晋县、赵县三县交界地方,集市贸易非常兴旺,故称市庄。相传明初燕王扫北时,该村村民大部被杀,只有一个妇女贾氏躲在柴草垛里才免死。后来贾氏招了个女婿在此地居住,改称贾氏庄。清代,该村一人在朝为官,上朝见皇帝,问起籍贯,此人初写贾氏庄时,惹起大臣们哄堂大笑,该人羞愧,遂将“氏”改写为“市”,从此,该村称贾市庄至今。该村石阁为宋元时期故址,曾重修。“石阁晴云”为藁城“八大景”之一。



【贾市庄镇】
贾庄
明永乐年间,贾氏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贾庄,沿用至今。


【贾市庄镇】
张名甫
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张氏家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叫张名甫,沿用至今。


【贾市庄镇】
刘海庄
在很久以前,该地村庄有一个穷孩子名叫孙志银,在本村新海寺出家当了小和尚,法名叫刘海。刘海为人和气,憨厚诚实,心善如佛,同情穷苦人,村里寺里人们都喜欢他,刘海死后,村民就把村名叫作刘海庄。刘海庄有刘海戏金蟾之传说。


【贾市庄镇】
卞家寨
明永乐二年,卞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,以姓氏取名叫卞家寨。后卞家人丁不旺,其他姓氏居多,但仍沿用原村名至今。


【贾市庄镇】
贯庄
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在此居住,当时该村地势比较低洼是过去的沼泽区,村西有一条汪洋沟,每次沥水,就往村里灌,故得名灌庄。后修河筑堤,水患解除,仍属全县低洼区,于清光绪年间(公元1875年至1908年),将“灌”字改为“贯”字。


【贾市庄镇】
耿家庄
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,耿氏祖先奉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后又搬来一些别姓的户,因当时该村耿氏占多数,故取名耿家庄。



【贾市庄镇】
落生
该村昔叫大善村,清咸丰三年(公元1853年)发大水,将该村大部淹没,仅剩下村西北角高处几户人家,难里逃生,故改名叫落生。


【贾市庄镇】
马邱
明永乐二年,马氏、邱氏祖先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迁来此地居住,取名叫马邱,沿用至今。


【贾市庄镇】
南古庄
明永乐二年,张氏家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,取名张家庄。为区别藁城县城西张家庄,于明弘治年间(公元1488年至1505年)改为南古庄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电脑计算机论坛 ( 京ICP备2022023538号-1 )

GMT+8, 2024-12-27 00:30 , Processed in 0.112129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